近几年的家庭聚会上, 总少不了因为结婚、生孩子而爆发的“世界大战”。
年轻人都不愿意生孩子,生育率逐年下降,这可把一些专家急得团团转, 管他是不是馊主意,两眼一睁就是催婚催生。
但谁都没想到,就在这种近乎人人都不愿意生孩子的大环境下, 竟然会有一个省的年轻人主动生娃,根本不用催。
究竟是什么地方,有什么魔力, 才能让年轻人愿意生孩子呢?
谁能想到在这股不爱生孩子的大潮流里,广东的年轻人却主动生娃,根本不用催。
在广东的潮汕地区,“多子多福”可不是一句简单的一句话,春节清明这些重要节日,各宗族举行的祭祖仪式那场面,相当隆重。
展开剩余84%子孙满堂的家庭,在族里那是备受羡慕,当地老人常念叨 “有仔万事足,无仔一世穷”,意思就是家里男孩多才算有面子,撑得起门面。
这种观念就像刻在潮汕人骨子里一样,在一个潮汕家庭里,爷爷那一辈兄弟就有好几个,到了爸爸这一代,堂兄弟加起来十几人。
但这些观念可不是凭空产生的,广东沿海地区,过去经常遭受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,再加上战乱不断,只有人丁兴旺的家族,才能抱团抵御这些风险。
日子长了“人多力量大” 的想法就融入到了岭南文化里,成了现在广东人主动生育的底气。
与此同时广东在生育补贴方面,那也是真金白银地往老百姓手里送。
生第二个孩子,家里能拿到 2 万现金;生第三个,能拿到 3 到 5 万。这还不算完,每个月还有 700 块的教育补贴,一直给到孩子 3 岁。
这么算下来,一个生三孩的家庭,光这些补贴就差不多有 10 万,对普通打工族来说,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,相当于大半年的收入了。
产假方面广东比国家规定的多出近三个月,妈妈能休 178 天产假,爸爸也有 15 天陪产假。
而生孩子的医疗费报销比例最高能到 90%,从产检到生娃,大部分开销都能报,不用为了生孩子一下子掏出一大笔钱,经济压力大大减轻。
还有一个特别贴心的政策,就是“妈妈岗”。在东莞的电子厂里,专门开设了“妈妈生产线”。
家里有孩子上学的宝妈们,可以等孩子到校了再上班,放学前提前走,不用为了接孩子请半天假。
广州的写字楼里还设有 “妈妈工作室”,里面有专门的哺乳室,还有临时看孩子的地方。
现在全省有 5000 多家企业都设了这样的岗位,近 10 万职场妈妈既能正常上班赚钱,又能顾得上家里的孩子,不用再为了带娃辞掉工作。
而且在粤东粤西的乡镇,年轻人结婚生育普遍比较早,20 岁刚出头就抱着娃走亲戚的情况并不少见。
在粤西的一个小镇上,很多年轻人初中或高中毕业后,就外出打工,没几年就回家结婚生子。
他们觉得,早点结婚生孩子,生活稳定下来,再一起努力打拼,日子也能过得有滋有味。
而在珠三角的工厂和写字楼里,外来人口更是撑起了生育的半边天。
就拿东莞来说,962 万常住人口里,684 万是来自湖南、广西、江西等地的外来务工者,深圳 1756 万人口中,超过 1200 万都是“新深圳人”。
这些年轻人大多在 25 到 34 岁之间,正好处于生育的黄金年龄段。他们愿意在广东生孩子,说到底是因为在这里能看到实实在在的奔头。
广东的产业链从广州的批发市场,到深圳的科技园,再到东莞的电子厂,不管你有啥本事,总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。
在东莞的电子厂,刚进厂的年轻工人月薪可能只有四五千,但干上三五年,熟悉了技术流程,月薪涨到七八千很常见。
在广东生活节奏相对灵活,让年轻人觉得 “能赚钱也能顾家”。
与此同时在广东家庭观念浓厚,邻里之间关系也很融洽。大家相互帮忙、相互照应,带孩子也不是一个人的事。
在一些老旧小区里,经常能看到邻居帮忙照看孩子的场景。孩子们在一起玩耍,大人们在一旁聊天,充满了生活气息。
邻居们之间这种互帮互助的氛围,让年轻父母们觉得带孩子的压力小了很多,也更愿意生孩子。
正是这些原因,让广东的年轻人更愿意生孩子。其他地方要是也想提高生育率,或许可以从广东的经验里找找灵感。
只有实实在在地为年轻人解决难题,这样年轻人可能才会更有生孩子的意愿。
信息来源
信息来源
发布于:重庆市融丰配资-合肥配资公司-配资网上炒股配-配资实力股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